我在操作中所做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时间。我不能像在对赌行那样等到一切事情都就位之后,再去赚取几个点的利润。在富勒顿公司如果我想要抓住股价波动,必须提早很长时间着手准备。换句话说,我必须研究将会发生的情况,预测股价的波动。这听起来没有什么不凡之处,但你知道我的意思。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改变了对于游戏的态度,通过市场的点滴之间,我学到了赌股价波动和预测必然的行情涨跌之间,赌博和投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我在操作中所做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时间。我不能像在对赌行那样等到一切事情都就位之后,再去赚取几个点的利润。在富勒顿公司如果我想要抓住股价波动,必须提早很长时间着手准备。换句话说,我必须研究将会发生的情况,预测股价的波动。这听起来没有什么不凡之处,但你知道我的意思。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改变了对于游戏的态度,通过市场的点滴之间,我学到了赌股价波动和预测必然的行情涨跌之间,赌博和投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我认为,当我最终理解了老帕特里奇先生的谆谆告诫,这是自我交易教育的一大进步。他不断告诉其他客户:“噢,你知道这是牛市!”他其实是想告诉他们,赚大钱不能靠个股的波动,而要靠大盘走势;不能靠解读盘面,而要靠预判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
我的致命伤就在于无视市场大势,绞尽脑汁地快进快出。没有人可以抓住所有的波动,在牛市你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认为牛市走到终点之前一直买入和持有。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研究大盘,而不是靠小道消息或者影响个股的特殊因素。然后你要忘掉手上所有的股票,忘记才能真正做到耐心地等待,直到你看到——或者你更喜欢的说法是,你认为自己看到了市场反转,即市场大势开始完全转向时为止。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开动脑筋、扩展视野,否则我的建议只不过是一堆废话,就像让你低买高卖一样。一个人能够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之一就是不要总是想着抓住最后一个或第一个0.125美元,这两个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它们让炒股者付出的代价可谓是成千上百万美元,足可以修建一条横贯美洲大陆的水泥高速公路。
我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不去听信内幕消息,还要遵循自己的信条。我获得了自信,终于能够摆脱旧有的交易方法。那次萨拉托加的经历是我最后一次随心所欲、纯凭运气的操作。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考虑基本形势,而不是只看个股表现。在严厉的投机学校里,我提升自己进入更高层级,这是漫长而艰难的一步。
如果你操作的规模很大,务必随时记住这一点。一个人要研究市场行情,认真规划操作,并且有序执行。他进行数量巨大的操作,并且积攒了一笔巨大的账面利润,那么他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卖出。你不能期望市场吸纳50000股的某只股票就像100股那样容易,他必须等到有市场能够接纳他的出货时才能卖出。当他认为必需的买盘力量到来时就是最好的时机。当时机出现时他必须抓住,因此他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
对我而言,放空不再比做多更有吸引力,反之亦然。我唯一坚定不变的“偏见”,就是不犯错误。
既然整个股市都在跟着大潮流波动,所以研究个股的操作或是一只其他股票的行为就没有什么必要了。一个人就可以买卖整个股市:就某些特定股票而言,放空数量超出总股本的某一个比例,那么他的空头部位就会很危险,这个比例取决于股票由谁持有、如何持有以及持有的成本高低。但只要价格不会面临被轧空的风险,他就可以在整个股市中卖出100万股。在早年定期会有内线人士细心培育市场对于垄断和轧空的恐惧心理,然后在卖空者身上大肆捞钱。
即使在熊市初期正确地判断出后市走向,看淡后市,在确定没有行情回弹的风险之前,不宜开始大规模的放空。
我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认识自己的错误比分析成功的原因更有益处。但所有人都有逃避惩罚的自然倾向,当你犯下失败受到惩罚后,你不会希望再错一次,而且,所有在股市上的错误都是双重伤害:财产和自尊。但我想告诉你一件奇怪的事:有时股票投机者在犯错误时,事先却是心知肚明的。犯错以后,他又会问自己当初为何要犯错。当惩罚的痛楚结束之后,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他可能会弄清楚自己是怎么犯错的,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犯错的,但他还是不明白犯错的真正缘由。他只是咒骂自己几句,然后就置之不理了。
在震荡幅度走窄的市场中,如果市场走不出明确方向,只是在一个狭窄的区间内波动,预测下一次大行情是涨还是跌毫无意义。此时,你要做的是观察市场,研读盘势,确定无方向震荡的区间有多大,并且做出决定,在价格没有突破向上或向下的边线之前不要轻举妄动。投机客必须思考如何从市场中赚钱,而不是偏执地要求让盘势行情与自己的判断一致。永远不要和盘势争论,也不要让大盘给你理由或解释。股市中的“事后诸葛亮”是不会挣到钱的。
只在赚钱的时候才重仓操作,而在赔钱的时候只亏一点探测性的赌注而已。
有时我在想,投机一定是件非同一般的事情,因为我发现普通投机客总是站在自己天性的对立面。所有人都有无法避免的弱点,这正是成功投机的致命伤,这些弱点往往也是投机同行们最喜欢的。而当从事不像交易股票和期货那么危险的冒险活动时,他们却又总能克服这些弱点。
投机商最大的敌人往往来自于内心,它与人性的希望与恐惧是不可分割的。在投机交易中,当市场对你不利时你每天都希望这是最后一天,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抱有幻想而不采取止损措施的话,你会失去更多。而同样是希望,它却是开国帝王和大大小小的开拓者们的盟友,帮助他们一次又一次赢得胜利。而当市场如你所愿发展时,你又变得恐惧,害怕第二天你的利润会蒸发殆尽,于是你平仓离场,过早地出场了。恐惧,让你无法获得本应得到的利润。成功的交易者必须与希望和恐惧这两大根深蒂固的本能进行斗争,他必须对抗自己本能的冲动。别人心怀希望时,他必须心怀恐惧;别人心怀恐惧时,他必须心怀希望。他必须担忧亏损越滚越大,希望利润越积越厚。像芸芸众生那样在股市中赌博是绝对错误的。
一个人在同一件事上花了几年工夫,免不了会产生一种大大有别于普通新手的习惯性态度,正是这一点将专业人士与业余人士区分开来。
一般公众对自己的操作的认识还非常浅薄,他们的思考总是掺杂着过多的自我因素,因此不可能深入彻底。而专业人士注重的是力求行事正确,而不只是赚钱,因为他们明白,水到渠成之日利润自然会来。
一个人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推翻自己深信不疑的信条,却可能被人游说到一种模棱两可、优柔寡断的地步,更糟糕的是,这就意味着他就无法自信和愉快地去做交易了。
一个人要想在股票交易中表现出众,必须完全了解自己。
对于作为投机者的我而言,纵容自己被其他因素左右,违背自己的判断,是不恰当也是不明智的。无私报恩没有错,但这个原则不能用在股市之中,因为大盘并没有这种侠义风度,不会报答你的忠诚。我知道当时自己也不会有其他选择,我不会仅仅因为希望能在股市上交易,就改变自己。但生意总归是生意,作为一名投机商,我的生意总归需要依靠自己的判断。
一个投资者除了研究基本形势,牢记市场先例,把外界公众的心理以及他的经纪商的局限铭记在心之外,他还必须认识自己并且准备好应对自己的弱点。
突然之间,当我正向着一笔确信无疑可以到手的财富进发时,传来了卢西塔尼亚号游轮被德国潜艇击沉的消息。每过一段时间,一个人就会遭受一次打击,就像被人用刀捅进了心窝。或许这是有人在用悲惨的现实提醒人们:在市场上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因为总有你无法控制的利空突发事件在发生。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像在华尔街那样,历史可以如此频繁、一致地进行重复。当你阅读当代股市兴衰的文字记录时,你会被一件事情所震撼,那就是今天的股票投机或者股票投机者和昨天几乎没有区别。游戏没有改变,人性也没有改变。
还有一件事需要记住,那就是市场不会在灿烂光辉的照耀之下登上顶点,也不会以另外一种突然反转的形式而终结。股市可能而且经常是在价格普遍开始下跌之前很久就已经走出牛市。
所以,每当有一只股票背离大势,你就有理由认为这只股票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在牛市,价格走势当然是在坚决明确地上涨。所以,每当有一只股票背离大势,你就有理由认为这只股票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对不要试图在最高点卖出。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股票下跌之后没有再强势反弹就应当卖出了。
如果一只被打压的股票没有出现反弹,就不会出现大量的内部买入。
当一只股票暴跌时,卖出是很自然的操作方向。其中肯定有不为人知却合理的原因,因此你必须卖出。如果暴跌只是作手打压的结果,卖出就是不明智的,因为他住手之日就是价格反弹之时。所以,内幕消息要反着听!
内幕消息!人们是多么渴望得到内幕消息!他们不但渴望得到内幕消息,而且乐意提供给别人。这其中既有贪婪,也有虚荣。有时,看到那些聪明人四处打探消息,让人感到非常好笑。内幕消息的提供人士不在乎消息质量,打听消息的人并不是在追求准确的消息,而是希望得到任何消息。
我一直认为靠内幕消息交易是愚蠢透顶的。我想我与依靠内幕消息交易者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有时我认为那些听信内幕消息的人就像酒鬼。有些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总是期盼着可以酩酊大醉,而这却被他们视为对自己的幸福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打开耳朵,听信内幕消息非常容易。让别人准确地告诉你怎么做才能得到幸福,而且你言听计从,这的确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情,也是你朝着满足内心欲望迈出的第一大步。与其说是在欲望的驱使之下被贪婪蒙蔽了双眼,还不如说是惰于思考束缚了自己的希望。
所有人都相信会有奇迹发生,这种信念是过度放纵欲望的结果。
研究投机中的人性因素,就会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们会轻信那些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情,为什么他们纵容自己或者说实际上是鼓励自己去贪图钱财,或者像芸芸众生那样因为疏忽大意而失掉钱财。恐惧和希望一样永远存在,因此研究投机者的心理一如既往有价值。武器可以变化,但战略永远是战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在战场上战斗是一样的。我认为托马斯·F.伍德洛克(Thomas F.Woodlock)对于整个事情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概括,他说:“股票投机成功的原理是建立在人们未来会继续犯以前犯过的错误这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我把一只股票炒热,目的是吸引投机者们的注意力,原因我已经说过了。我买进又卖出,交易者们也会跟风操作。有很多人出于投机的目的像我一样坚持持有大量的股票,当通过认购权锁定一部分股票之后,卖盘的压力就不会太大了。因此买盘力量总是强过卖盘,而公众追随的目标更多是场内交易者而不是作手。公众会作为买方进场,我则满足他们迫切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会把股票抛售给他们。如果市场的需求足够旺盛,那么可以吸纳的股票数量比我在炒作初期被迫吸进的还要多,当出现这种情形时我就会放空这只股票,即技术性放空。换言之,我卖出的股票数量比我的持股数量还要多。这对我而言是非常安全的,因为我其实是根据自己的认购权来决定卖出的数量。当然,公众的需求减弱时股价会停止上涨,这时我会耐心等待。 然后,假设这只股票已经停止上涨。有一天走势疲软,整个市场可能出现了回落的趋势,或者某些眼光犀利的交易者可能会看出,我的这只股票已经没有了买家,于是他开始抛出,他的同伴们紧随其后抛售。无论什么原因,我的这只股票开始下跌。于是,我开始买进,进行托盘,就像发行人看好这只股票时做的那样。还有,我不用吸进股票就能托盘,也就是说,我之后需要抛售的股票数量并没有增加。请注意,我托盘但不会减少自己的资金实力。当然,我做的其实是回补我在高位卖出的那部分股票,当时来自公众或专业交易者的需求能够让我高价放空。所以,一定要让交易者和公众明白,在股票下跌时总会有人买进。这不但会阻止业内人士鲁莽的放空行为,还会阻止受到惊吓的股票持有人出清股票。当一只股票走势越来越疲弱时,你常常可以看到这两种抛售方式,这也会造成股票缺乏支撑,进而加剧其疲软表现。我将这种回补买入的操作方法称之为稳定操作程序。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我当然会在价格上升的过程中卖出股票,但卖出的数量绝对不会大到抑制涨势。这样做是在严格贯彻落实我的稳定操作计划。显而易见,我在合理有序的涨势中,卖出股票越多,就越能鼓舞那些保守的投机者,他们在数量上比鲁莽的场内交易员要多多了,而且还可以在必然出现的股价疲软时期给予股票足够的支撑。由于我一直在做空,所以我总是可以处在一个合适的部位去支撑股票,而又不伤及自己。通常,当价格可以让我有利可图时,我开始卖出。但有时即便没有利润我也要卖出,这只是为了去创造或者增加我的“无风险买入力量”。我的工作不只是要拉抬价格或是替顾客卖出一大笔股票,还要为自己赚到钱。
我重申,无论何时,在炒作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股票交易者。毕竟,作为一个操盘手,我面对的问题和一个普通股民是完全相同的。当操盘手无法让一只股票按照自己的意愿波动时,就应该终止操作了。当你操作的股票没有按照它应有表现波动时,要立刻出清离场。不要与大盘争辩,不要指望去挽回利润。该离场时就离场,这是最合适和划算的操作方法。
普通股民从来不考虑股票的价值,只考虑价格,而且他们的行动不是由市场大势控制,而是内心的恐惧在操控。于是他们采取了最容易的方法,不再认为涨势还有尽头。这就是那些外行人可以聪明地不在顶部买进却赚不到钱的原因。在股市繁荣时期,公众总是先赚到大钱,但都是账面利润,而且仅仅是停留在账面上而已。
股价下跌可能有很好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只为少数人知悉,他们要么秘而不宣,要么告诉公众这只股票很便宜,建议赶紧入手。这个游戏的本质就是这样,公众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少数知道内情的人是不可能说出真相的。